海西州住房公积金事业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015年,海西州紧紧围绕“改革、规范、提升、落实”这一主线和“便民、利民、惠民、高效”的目标,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放宽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全州住房公积金事业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瞄准归集指标,做到“不打折扣”。一是建立“四个联动”机制。持续实施宣传发动、信息互动、考核带动、执法推动“四个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扩大收缴规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积金政策法规,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强化归集业务指标考核,强化执法带动,确保单位及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公积金。二是落实“控高保低”政策。按照规定标准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及月缴存额限值,全面梳理公积金账户遗留问题,规范账户管理,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解决住房问题的长效机制。三是创新“扩面缴存”方式。在巩固现有单位住房公积金归集成果的基础上,从增加缴存人数、扩大覆盖面入手,使住房公积金归集额稳中有升。加大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力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力推动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
二、规范贷款支取,做到“不出问题”。一是强化规范操作。加强与房地产交易部门和受托银行的合作,进一步优化贷款业务办理程序,不断提高办理效率。执行贷款三级审批制度,充分利用征信系统、房源系统信息,杜绝虚假证明材料。二是强化稽核流程。随时对贷款和提取审批过程是否合规进行抽查和稽核,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合规的审批行为,有效防控风险发生。三是强化贷后管理。实施贷款后程管理,由专人对逾期1个月以上的贷款进行不定期催收,督促受委托银行对未催收到位的逾期贷款进行及时清理,最大限度降低逾期款。
三、严把风险防控,做到“不留后患”。一是强化防控措施。强化公积金提取过程监督,通过与房产交易系统的联网互动,有效遏制骗提套提公积金行为。执行“贷前严审、贷中规范、贷后跟进”的贷款管理机制,全面控制贷款风险,确保资金及时收回。定期分析公积金业务运行和资金收支情况,有效防范资金流动性风险。二是加大内审力度。严格落实内部审计制度,结合公积金业务拓展不断扩充审计覆盖范畴,以内部审计促规范防风险。重点加强公积金业务合规性、人员操作权限的规范性审计,有力保障了住房公积金资金的安全运作。三是主动接受监督。通过门户网站和柴达木日报发布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全面披露了海西州公积金机构概况、业务运行情况等6方面内容,及时通过海西新闻、报刊等媒体公开公积金政策变更等各类信息,有效保障了缴存单位和职工的知情权,提高了公积金管理透明度。
四、落实民生政策,做到“不遗余力”。一是新政实施拓宽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实施细则》、《关于2015年度租住商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最高提取额的通知》等系列惠民便民政策,满足群众期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个人住房消费。新政一方面拓宽了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渠道;另一方面降低了职工贷款的门槛,提高了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二是创新工作思路设置团购房代办点。针对海西地区缴存职工团购房需办理住房公积金支取、贷款等业务,通过开发商和受委托银行协商,抽调业务骨干第一时间入驻团购房签约处,开展支取、贷款代办业务。此举是在“便民、利民、惠民”工作目标中的具体表现。三是简化办事流程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理公积金相关业务不再要求职工出具民政部门开具的《单身证明》;借用《房屋预告登记证明》用于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有关事宜的只需承诺并填写《承诺书》等,让群众能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四是稳步推进住房公积金联名卡工作。通过调研,积极联系受托银行协商联名卡发放事宜。公积金联名卡的推出将实现住房公积金账户查询、住房公积金归集等功能,做到使群众持一卡办多事,节省群众办事时间。
五、狠抓信息工作,做到“不同凡响”。一是实施服务器整体搬迁。2014年4月将本部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服务器迁移到省公积金信息中心后,2015年6月初将格尔木分中心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服务器迁移到省公积金信息中心,至此海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所有业务信息系统服务器均圆满完成了整体搬迁,此次搬迁进一步增强了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二是构建便民信息化查询系统。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向群众宣传中心最新的政策法规,并积极联系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通12329查询平台,缴存职工通过绑定微信公众号(青海住房公积金12329),减少群众因不了解政策而付出不必要的时间和经费。
(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