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海西州文化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八项措施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示范点活动


   海西州文化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采取八项措施扎实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点活动。
       一、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纳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全过程,作为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全员参与、形成制度、注重实效的原则,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唱响各族人民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旋律,扩大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夯实共同繁荣的思想基础。根据公司发展实际和职工思想实际,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有机结合、普遍性宣传与针对性教育有机结合、领导学习宣讲与全员学习教育有机结合,采取辅导报告、知识竞赛、征文评比、典型引路、展览展示、文体活动、影视作品、公益广告、以案说法等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职工思想、有利企业发展、有利社会和谐的各种有效方式和特色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增强宣传教育实效性。
       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手段,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企业、模范班组、模范个人。坚持以人为本,把创建活动与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与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结合起来,与解决各族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多办好事实事,为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公司各族职工切身利益多办好事实事。
       三、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可能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和谐因素,认真制定、完善因商业诚信问题引发经济合同纠纷、职工意外伤残引发民事赔偿纠纷、限制少数民族人员就业引发政策歧视纠纷、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发情感伤害纠纷进而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预案。坚持用教育、疏导、化解的方法,及时、就地、妥善处理,避免时间拖长、范围扩大、矛盾激化、事态升级、性质转化。
       四、热忱为少数民族人员提供平等服务。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彻底清除有损民族团结、伤害民族感情的所有歧视性“潜规则”,切实尊重少数民族人员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益,热情、主动为少数民族人员提供公平、均等、优质服务,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就业。按照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当地人员的原则,吸纳一定比例的当地少数民族人员就业。带头给予少数民族人员平等就业的机会,按国家规定为其购买工伤、养老、医疗、失业、计生保险和提供岗前培训。目前公司少数民族员工已占到员工总数的19%。
       六、重视少数民族职工和人才的培养使用。通过职业培训、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和使用本单位的少数民族职工和人才,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为少数民族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公司基层、中层管理岗位及核心技术岗位少数民族员工占比已达30%。
       七、严格执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少数民族在饮食、婚俗、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风俗习惯,依法保障他们沿袭或改变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和权利,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件发生。保障少数民族职工欢度本民族重大节日的权利,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期放假办法》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职工欢度本民族重大节日时给予假期并照发工资。 
       八、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到公司的各项工作。公司作为民族地区面向群众的服务性单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员工在面向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时的优势,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民族语言引导、讲解等服务;在开展游泳课、天文课教学工作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交流上存在的障碍,配置少数民族教练和教师,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