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海西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人才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施展才华,发挥作用,不断解决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基层培养人才、基层留住人才问题。
以“政策高地”吸引人才向基层聚集。制定出台《海西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海西州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评选激励办法(试行)》、《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海西州农牧区实用(乡土)人才培养办法》、《海西州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办法》等一些政策制度,为在全州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和培养造就一批有本事、靠得住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撑。
“刚柔并济”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2012年以来全州共公开考试招录1880名机关和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积极吸收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基层一线岗位。根据海西基层人才紧缺、断层断档、年龄老化的实际,积极申报人才需求,利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青南计划、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项目引进大学毕业生488名,全部按需求安排到乡镇街道、农村牧区任职,缓解了人才匮乏的问题。研究出台《医疗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引进3名医疗专家,切实提高了医院诊疗技术和学科建设水平,一定程度缓解了医疗专业高层人才奇缺的突出问题。三是借助对口支援、友好州区和省州人才项目平台,大力开展柔性引才送才活动。2012年以来共邀请邀请北京市、浙江省、上海市、甘肃省以及本省200多名专家学者来我州任职服务、讲学指导。充分利用本地人才资源,针对基层单位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州级相关单位选派22名高层次人才,针对基层单位提出的医疗、教学、农牧林水方面的25项需求进行指导服务,帮助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帮带,解决难点问题。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服务行动,2012年以来共有320名农牧科技人才深入农牧区开展科技培训140余场,培训农牧民1.4万余人(次),为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智力保障。
多渠道开展基层人才能力素质培养。依托省州人才培训项目和对口帮扶渠道,采取自主培训班、外派脱产进修、短期业务培训、现场技能指导培训、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基层各类人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2013年以来共培训各类人才39600余人次(其中外派培训进修1800多人次)。采取“下派”与“上挂”并举、“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积极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环境中锻炼提高,增长才干的机会。2012年以来先后选派189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赴省外和省州内挂职锻炼。
上一篇:海西:团员青年暑期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