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县16项人畜饮水工程7.76万人受益
近年来,都兰县以解决农牧民饮水困难,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改善农牧民健康状况为目标,坚持把农牧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同经济发展、产业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兴建人饮工程16项,总投资6401.92万元,其中牧区人畜饮水工程投资2772万元,新建人畜饮水管道551千米、蓄水池277座、机电井132眼、人力井699座、节水廊道7座、集雨场223座,解决了全县7.76万人(农牧区5.76万人)、100余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使人畜饮水工程真正成为利民、富民工程,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一、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难度较大。由于地下水分布复杂,水源埋藏较深,水源勘测难度较大,饮水不安全人口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地带,自然条件特别是水源条件极差,实施饮水工程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支撑。二是人均投资较大。全县人口居住分散,人口相对集中地人畜饮水多数已解决,未解决的牧区村庄人口较少,居住分散,解决人畜饮水人均投资较大,而县财政拮据,群众生活相对困难,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存在困难。三是管理难度较大。由于部分工程处于偏僻山区,经济落后,现行水价远低于工程的成本价,水费征收较低,不包括折旧、大修等费用,一旦工程出现管道损坏、老化等故障,因管理费用紧缺,供水工程效益发挥不太理想。四是供水水源不足。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口逐步集中到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城镇人口增加,原有供水水源不足,城镇供水系统将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急需进行第二水源改造。
二、对策和打算。一是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解决好农牧区饮用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生重大问题,切实加强领导,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努力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加快农牧区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制定农牧区饮水工程建设规划,做到饮用水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集镇及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三是保护环境,管好水源。依 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杜绝产业废水直接排放; 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按照“户集、村收、镇(街)处 理”的方式,集中建设(镇)村垃圾处理中心和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推进农村改厕建没,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确保饮水安全。四是多方筹资,加大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有针对性的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专项资金。积极争取扩大和改建城镇供水系统项目,争取投资201万元的巴隆乡第二水源改造工程,修建引水管道13公里,解决1200人的饮水问题;投资148万元的都兰县夏日哈城镇水源改造工程,修建引水管道23公里,解决4197人、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投资941万元的都兰县香日德镇第二水源改造工程,修建引水管15公里,解决7200人的饮水问题。逐步完成察苏、香日德、巴隆、夏日哈等乡镇第二水源改造工程,进一步满足城镇建设和居民用水需求。对农民自建的饮水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实行以奖代补,调动群众集资建设饮水工程的积极性。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