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西州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医改攻坚、人才强卫、资源整合、医疗服务、计划生育等各项任务,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各族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行。制定下发了《海西州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总额控制实施方案》、《海西州基本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及付费总额控制实施办法》,按照“总额预算、按月预付、年终清算、风险分担”的原则,不断细化分级诊疗转诊程序和就医流程,开展总额控制工作。结合实际制作发放了《海西州分级诊疗宣传手册》,通过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宣传力度,逐步引导群众养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习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分级诊疗制度在我州全面推行以来,群众对分级诊疗的知晓率不断提高,由最初的不到1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就医观念在逐步改变,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0%。
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强化学科建设,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州蒙藏医医院“治未病”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建设专科项目,州人民医院的骨科和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的高原病科确定为省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并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财政的专项资金支持。通过与辽宁、浙江及省内三级医院建立的对口帮扶平台,进一步加大现有人员培训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州派出56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17人参加为期1年的基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365人次接受各级各类学术活动及短期专业培训,组织实施省、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项,参加人数达382人次。建立了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协作联动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负责制。州人民医院与各市、县、行委人民医院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都兰、乌兰、天峻县人民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分别与辖区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有效实施,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整合了民族医医院资源,加大州内蒙藏医之间的业务合作与交流,通过集团运作模式,形成了州、县、乡、村四级的蒙藏医医疗服务联动机制。
三、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水平不断加大。按照“权责一致、人事相宜,结合实际、保障履职”的原则,在全州配备125名协管员,制定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流程和卫生监督协管系列工作制度。目前,以州、县卫生监督所为依托,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为基础的二级卫生监督网络逐步建立。上半年全州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出动检查车辆155余车次,出动检查人员374人次,监督检查489户次,受理群众举报9起,共取缔无证行医11家,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10家,其中警告、责令整改8家、责令停业整顿2家。全州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稳步开展,以格尔木市、茫崖石棉矿为重点的职业病监测哨点工作进展顺利。严格按照《2014年青海省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要求,全州共监督检查公共场所916家,对54家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并限期整改。继续推进各类公共场所量化管理工作,全州县城以上住宿、洗浴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分别达到81.3%和67.4%。根据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对全州各级各类中小学、托幼机构174所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448人次、车辆132台次,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并限期整改到位。
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全面推行14大类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为40元,在此基础上我州自行增加了肿瘤患者管理项目,并将老年人健康管理范围从65岁扩大到60岁。截止目前,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覆盖率为9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均达到98%,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95%,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268人。继续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工作。1-6月,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944人,补助资金47.2万元。全州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农牧区育龄妇女免费叶酸补服等项目进展顺利。
五、基层能力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开展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全州35所乡镇卫生院均与上级医院确定了一对一的对口帮扶关系,建立了分工协作机制,由上级医院定期选派人员到卫生院服务,卫生院派出相关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免费进修,通过“派下去,送上来”这种方式加快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年内,全州共培训基层卫生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484名,其中乡村医生335名。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县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工作全面展开,全州6所中心卫生院和29所一般卫生院分别与省妇女儿童医院和州内县级以上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帮扶工作有序推进,不仅推动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制度工作的落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及时调整全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切实做好全州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全州各地通过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强化人员培训、开展应急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均达到100%。
六、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全面落实。对符合条件的“三项制度”奖扶对象,严格按程序进行摸底、公示、申报、奖励工作,2014年确定奖励扶助对象666人,少生快富对象329户,特别扶助对象23人。根据《海西州计划生育奖励办法》,兑现了全州计生系统工作满15年人员每人一次性奖励5000元 、实行晚婚晚育的农牧民家庭一次性奖励1000元、已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1000元和城镇居民低保户子女考入大学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等奖励政策。全面落实了养老保险36564人、城镇居民独生子女医疗保险每人每年60元等奖励优惠政策。
七、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把“康福家行动”作为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纳入目标管理,截止目前共创建康福家示范村145个、示范户3349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康福家行动”的通知》及《海西州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整合计生部门服务网络优势和卫生部门设备、人才优势,拓展“康福家行动”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内涵,提升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扩大“康福家行动”影响力。深入开展康福家行动“五进家庭”活动,将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人口文化、政策法规、生育关怀有机结合,创新形式,优化载体,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层次。将幸福家庭创建、整村推进、游牧民定居点建设等惠民项目纳入“康福家行动”,优先照顾和扶持计生家庭,实现了计生政策与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整合。在国家及省每对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算标准300元的基础上,增加100元,达到400元,有效增强了群众孕检积极性。截止6月30日,全州共为2256对夫妇进行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八、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有序推进。我省启动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后,我州全面开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宣传解读,做好政策衔接,大力宣传单独二孩政策的各项内容,积极做好群众政策咨询、解释工作。全面公开办理《二孩生育证》事项,简化办证流程,并充分整合卫生和计生技术资源,为单独二孩政策对象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的技术服务,确保单独二孩政策对象顺利享受到新政策的成果。目前,全州共接收单独二孩生育申请7份,已审核批准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