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西州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为7839套,共需建设资金约12.71亿元,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5亿元,已到位1.1亿元,缺口11.21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4339套,开工率55%。
一、基本情况
(一)城镇保障性住房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各地区共开工建设3051套,开工率48%。其中,格尔木市开工棚户区改造902套、国有工矿棚户区648套,开工率61%。德令哈市开工廉租房100套,开工率6%。都兰县开工廉租房150套、棚户区改造409套、国有工矿棚户区200套、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80套,开工率100%。乌兰县开工棚户区改造363套,开工率100%。天峻县棚户区改造99套,开工率100%。冷湖行委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00套,开工率100%。茫崖行委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为716套,暂未开工。
(二)农牧区保障性住房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各地区共开工建设1288户,开工率85%。其中,格尔木市困难群众危旧房155户、一般群众奖励性住房31户,开工率62%。德令哈市困难群众危旧房200户、一般群众奖励性住房160户,开工率100%。都兰县困难群众危旧房171户、一般群众奖励性住房231户,开工率80%。乌兰县困难群众危旧房100户、一般群众奖励性住房100户,开工率100%。天峻县困难群众危旧房80户、一般群众奖励性住房60户,开工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资金缺口大。据测算,海西州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本为2200元/平方米、农牧区保障性住房为1500元/平方米,除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外,每平方米地方分别需配套资金1945元和1204元,部分市县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大。
(二)资格认定有困难。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机制和准入资格认定制度不健全,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认定方法单一,各部门间没有信息共享平台,存在认定难情况。
(三)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后续管理困难。目前收取的廉租房租金不足以维持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人员的相关费用支出,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后续管理难度大,同时还存在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的退出机制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保障性住房开工、竣工任务,与各地区“一把手”签订目标责任书,使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围绕保障性住房开、竣工时间节点,合理分配任务,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模式。
(二)强化协调,形成合力。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积极落实规划、土地和资金,简化办事程序,开通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建设效率。
(三)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完善准入、审核、管理、退出等制度,建立健全民政、房管、公积金、车管、工商、税务、公安、金融等部门和社区协作配合的审查机制,做好“三级审批、三榜公示”工作,建立保障性住房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分配公开、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