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21条措施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 优化餐饮业发展结构

 编者按:大众化餐饮是满足群众日常生活必需餐饮服务的重要服务业态,目前,我国大众化餐饮已占餐饮市场的80%。但是我国大众化餐饮仍存在着业态种类不够丰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亟待提升、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矛盾和问题,需要着力解决。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是优化餐饮业发展结构、引导高端餐饮转型、提升餐饮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现实需要。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据商务部网站5日消息,为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21条指导措施,明确发展目标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大众化餐饮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推动高端餐饮加快转型,实现餐饮业科学发展。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餐饮行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行业诚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大众化餐饮服务体系更为健全,大众化餐饮占全国餐饮市场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总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餐饮消费需求基本相适应。

 健全大众化餐饮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

 《指导意见》提出,健全大众化网络,鼓励高端餐饮企业发展大众化餐饮网点,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发展大众化消费,引导餐饮企业根据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合理搭配食材,提供健康、营养、适口的餐饮产品;提高大众化供应能力,鼓励餐饮企业建设中央厨房,完善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体系。

 创新大众化服务模式,鼓励餐饮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实体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合作,发展线上预订、营销、团购、外卖、餐厅索引和评价服务,开发移动支付功能,线下与快递公司合作,及时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完善售后服务的在线服务模式,实现企业经营的网络化。

 提升大众化餐饮发展水平 鼓励餐饮企业“走出去”

 《指导意见》要求,提高管理水平,鼓励餐饮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流程,增强管理能力,实现管理信息化;加强诚信建设,推进餐饮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服务质量考核和服务满意评价体系,完善企业信用记录,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机构建设数据库,规范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强化餐饮服务安全,结合行业管理职能,配合相关监管部门做好餐饮食品安全工作;发展健康餐饮。加强餐饮业从业人员营养搭配和膳食平衡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全面提高行业营养知识水平。

 同时《指导意见》还指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餐饮国际化进程,鼓励通过参加国际烹饪比赛、国际美食节等活动吸收国外先进的餐饮经营理念和技术,提升中餐国际竞争力,引导有实力的餐饮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餐饮市场。进一步推动将“中华烹饪”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指导意见》提出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树立节约理念、建设节约型餐饮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完善促进政策、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做好宣传推广来加强对大众餐饮业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