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建立多元化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乌兰县建立六项制度,积极构建与农牧业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提高了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促进了农牧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本领。
一、与科研教育单位建立协作推广制度。积 极协调农牧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开展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先后邀请省、州农科院(所)、青海大学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和专业种养基地,现场指导和推广运用 农牧业科技成果,加快本地特色种养殖业技术成果转化进程,努力提高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和农牧民实用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二、与农牧合作组织建立协作推广制度。在 利群养驴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海西州野血驴养殖指导站,在凤鸣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搭建农牧业科技推广交流服务平台, 组织开展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宣传农业法律法规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和防灾抗灾信息,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 织化程度。
三、与专业服务组织建立协作推广制度。建立农技部门与农牧、畜牧、水利、农机、扶贫、民政等专业服务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通过实地指导形式,开展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农机作业与维修、农牧业生产资料经营等农牧业生产服务,进一步规范农技推广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四、与涉农龙头企业建立协作推广制度。积极引进有规模、有实力、见效快、收效大的涉农涉牧龙头企业,在科研项目、试投示范、无公害生产等技术推广领域进行合作,建立“企业+基地+农 户”发展模式,发挥涉农涉牧企业在农牧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为农牧民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和销售服务,增强服务和带动能力。吉仁生态公司与巴里河滩生态 畜牧专业合作社,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实施柴达木绒山羊改良,对半细毛羊进行提纯复壮,优化种群,对现有畜群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单个母畜的经济效益。
五、与农牧专业协会建立协作推广制度。县农技推广部门会同科技部门利用科技进步宣传等有利契机,加强与各村农牧业专业协会联系,积极合作,有效对接,建立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信用制度,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行为,广泛开展科技交流、科技咨询和科技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大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
六、与农资经营单位建立协作推广制度。依托信誉好、评价高、质量有保证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搭建农资产品展示和推介平台,深入开展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活动,积极鼓励和广泛发动农资经营人员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涉农涉牧物资监督管理,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及时到位的农资产品服务和信息资讯服务。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