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海西州高度重视,在调查摸底全州中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资金需求等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沟通协调,积极提供融资支持。一季度,全州第一产业贷款余额13.43亿元、第二产业356.98亿元、第三产业26.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63%、20.85%、90.31%;全州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0.24亿元,同比增长41.1%,占全部贷款的17.73%,贷款增速高于全州贷款平均增速,贷款比重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中小微企业实力薄弱、经营效益较差、负债率较高,加之企业财务不规范,较难取得银行贷款。信贷利率市场化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但融资贵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一、难点问题。一是政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政 府部门、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平台,造成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和银行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反映的问题相互存在矛盾,相关部门所掌握的信息 不一致,例如企业一再向政府反映贷款困难,而金融机构反映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贷款在不断增长,给融资协调工作造成一定难度。二是企业自身建设仍需加强。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财务状况不佳,难以满足银行信贷条件;部分项目因配套支持政策未确定、基础资料不齐全等原因无法落实贷款;部分企业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融资方式单一,不愿尝试直接融资等方式。三是金融机构服务观念有待改进。受 体制机制制约,各银行侧重于存款业绩考核,银行主动为企业提供包容性、普惠金融服务不够,在主动服务理念上有待提升。信贷投放对单一大客户依存度高,向大 企业投放多、向中小微企业投放少,结构不合理。因信贷政策取向和上级银行要求不同,对信贷范围有所限制,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
二、对策建议。一是加强银企对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不断扩大与省级银行的战略合作,推动落实《金融合作协议》,争取重大项目上的大额融资支持。组织开展金融机构年度考核,优化调整2014年 财政性资金银行存款,签订年度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差别化金融政策,组织召开多种层面融资对 接会,强化信息沟通和融资供需对接,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薄弱领域与金融机构深入对接。建立州内规模以上企业信贷投放情况数据库,健全完善政银企定期 协调会议制度,督促落实融资目标,确保全州重点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二是拓展融资渠道,发挥金融支撑作用。按 照《海西州系统性融资规划》,结合区域、行业特点,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积极为“双百”工程、“两区”建设百项重点工程和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融资解决方 案。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服务企业利用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租赁等直接融资工具满足资金需求。加强与省股权交易中心的合作,认真 做好对接服务,引导推动一批优质企业在省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进行上市培育。继续加大与国内投行机构的合作力度,争取在股权投资、发行债券、设立产 业基金、推动企业上市等方面取得进展。结合城镇化建设总体安排,积极推动建立全州城镇化建设产业基金。
三是推动改革创新,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全 力推进乌兰、都兰、天峻三县农村信用联社股份制改造,为三县农信社并入柴达木农商行打好基础;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指导和推动柴达木农商行、格尔木农商行尽 早完成增资控股。鼓励和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扩大网点覆盖,积极引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海西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网 络。推动融资平台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整合,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帮助其壮大资金实力、增强融资能力;指导州投资公司创新融资方式,探索利用短融、中票等方 式解决不同层面资金需求。加强政策支持,积极推动民营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探索建立民间借贷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开展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积极争取 村镇银行建设指标,推动海西村镇银行建设工作。落实好《海西州促进“两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引入上海 黄金交易所在海西开展业务,设立海西地区黄金交割指定仓库,为州内黄金开采、冶炼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黄金仓储、交割等贵金属业务服务。四是完善金融政策,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编 制《海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规划》,为加快构建层次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科学指导意见。制定《信用海西生态海西建设规划》,指 导推进金融生态海西建设,完成乌兰县信用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实施《海西州金融业发展规划》和《海西州金融协调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动构建结构合理、服 务高效、支撑有力、安全稳健的海西州现代金融体系和横向覆盖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纵向覆盖州、县、乡、村四级行政组织的全州金融协调服务体系。制定完善 高效的金融资源调控机制,调动一切金融资源全力支撑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开展海西州政府债务融资风险评估工作,科学评估、合理规划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进 程,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借 助政府机构改革之机,规范、充实、完善内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和人员配备,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作风建设 和廉政建设,积极争创文明机关。加强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间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金融信息交流和工作协调机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建议在州内各地区成立金融办,加强与省、州金融主管部门的联系,理顺上下关系,促进金融工作开展。充分发挥金融工作领导机构作用,及时向金融机构传达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切实解决问题。适时举办金融高层论坛,营造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中小企业应慎对法律风险
下一篇:央行: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