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今年,海西州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以“特色旅游推进年”为主题,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着力深化改革,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旅游消费,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力争年内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增长35%;接待国内游客约550万人次,增长18%。
一、发展特色旅游,全面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加快可鲁克湖—托素湖、茶卡盐湖等3A级景区升级改造,完善金子海景区基础设施,做好柴达木雅丹地貌风景区国家A级景区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强星级酒店、星级乡村旅游点升星和新申请酒店、乡村旅游点评星工作。强化自驾车游、登山探险游、昆仑文化游及新丝绸之路等旅游产品和线路策划推介,吸引中高端游客。适度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景点,逐步形成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观光、避暑度假、登山、探险、徒步朝圣、野生动物观赏、民俗风情、科学考察等为主的旅游产品。积极开发昆仑玉、桃花石、柴达木枸杞等系列旅游商品,促进多元化的旅游消费,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二、推进依法管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继续加大学习贯彻《旅游法》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及培训,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接受监督的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服务全州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年内集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治理,完善并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机制。从注重“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监管”、“事后问责”转变,促进旅游企业依法经营,树立海西旅游良好形象。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抓好旅游交通特别是重点区域和环节的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景区、交通干线各类警示牌、标识牌等,确保旅游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加强项目工作,夯实旅游发展基础。优化昆仑山、茶卡盐湖等旅游资源配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柴达木”旅游环线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多方联动的大旅游格局。修订完善相关规划,根据需要编制重点项目建设性详规,做好“十二五”旅游规划评估,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动态项目库建设,认真研究、筛选一批重点景区(点)项目,为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基础,积极争取国家及省上旅游业专项资金支持。着手研究制定柏树山原生态文化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机制及实施方案,推动景区规范化管理。加快南八仙雅丹地貌景区、德令哈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初步投入使用;加大外星人遗址博物馆、大柴旦温泉、德令哈旅游商品研发及包装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四、强化宣传营销,逐步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依托重点和主要客源市场,利用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及网络电视等多种宣传媒介,统一营销,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积极打造“柴达木”精品旅游目的地。依托精品旅游线路和重点景区,加大“自驾游”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游客来海西旅游观光。提高旅游宣传推介实效,充分利用年内在敦煌、西宁、兰州及其他旅游客源地城市举办宣传推介活动和浙江援建海西的有利条件,在合作方式、合作的切入点上寻求突破,加大推介力度,充分展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提升中国“柴达木”旅游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使宣传推介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优化品牌创建,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节庆赛事活动为载体,加大规模化和品牌化创建和宣传力度,提升“柴达木”文化旅游产品品位,不断提高海西旅游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继续办好“第二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和“2014•激情穿越柴达木”汽摩赛等活动,推动旅游节赛活动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带动特色主题旅游发展。加快汽车、摩托车赛事活动标准化场地建设,通过开展小规模、多批次的汽车、摩托车赛事活动,促进“激情穿越柴达木”品牌升级,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六、夯实队伍基础,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旅游人才队伍,为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年5月份将分层次、分类别对全州旅游系统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扩大旅游从业人员受训面;适时举办全州导游及行业技能大赛,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树立全州旅游行业部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