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青海湖裸鲤数量20年间增长了44倍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师晓琼
发布时间:2023-08-09
 
 
    图片由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图片由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内,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湖周支流。洄游产卵季,青海湖南北两岸的洄游通道里层层叠叠的湟鱼呈现出“鱼丁兴旺”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每年夏季,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畔,鸟翔鱼跃、景色迷人,这里成为观赏湟鱼洄游奇观的好去处。在这里,湟鱼成群洄游到沙柳河延续生命,在沙柳河里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

据介绍,青海湖裸鲤作为青海湖夏候鸟普通鸬鹚、棕头鸥、渔鸥、凤头??等水鸟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维持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核心地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人为大量捕捞、河道萎缩、裸鲤繁殖水域日益退化等影响,青海湖裸鲤数量锐减至2592吨,一度濒临灭绝。青海湖裸鲤资源衰竭不仅会对鸟类的生存造成威胁,还将打破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保护好青海湖水生生物资源,2003年起我省全面实施青海湖封湖育鱼计划,实行零捕捞政策。同时,成立青海省裸鲤救护中心,研究裸鲤人工繁殖,连续20年开展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青海湖放流青海湖裸鲤2亿余尾,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增加的贡献率超过 23%,青海湖裸鲤得到有效保护,并逐年恢复。此外,省级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青海湖主要的入湖河流进行整治,通过清理河道、设计更加科学的“过鱼通道”等措施,保证青海湖裸鲤洄游的“生命通道”更加畅通,保障裸鲤种群繁衍。组织群众巡湖队,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监督。渔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执法力度,依法对湖区、重点河道、重点路段及市场餐馆全时段全过程进行执法检查,遏制非法捕捞、贩运、加工裸鲤行为。截至2022年底,青海湖裸鲤蕴藏量由保护初期的2592吨增长到11.41万吨,较保护初期增长了44倍。

青海湖景区发布保护青海湖裸鲤倡议书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吴梦婷
发布时间:2023-08-09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8月8日,青海湖景区发布保护青海湖裸鲤倡议书,倡议游客不参与并自觉抵制乱捕裸鲤行为,不消费青海湖裸鲤及其制品。

青海湖裸鲤是我国特有的鱼类种质资源,也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在青海湖“鱼鸟共生”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保护青海湖裸鲤对维护青藏高原地区生态平衡乃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海湖生态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1.41万吨,普氏原羚数量达3000余只,栖息水鸟数量达60万余只,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

青海湖景区发布倡议书,呼吁游客自觉提高保护青海湖裸鲤的意识,不参与并自觉抵制乱捕裸鲤的行为,共同保护裸鲤的生存环境。不消费青海湖裸鲤及其制品,树立绿色消费新风尚。积极劝说阻止、举报各类非法捕捞、食用、贩卖裸鲤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

同时,景区呼吁游客做一名保护青海湖的宣传者。积极学习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传递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和积极保护裸鲤的浓厚氛围,引导身边的人加入到保护青海湖裸鲤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