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8月31日电 题:“认房不用认贷”政策落地广深 影响几何?
新华社记者王浩明、赵瑞希
30日,广州和深圳先后宣布实施“认房不用认贷”政策。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发布相关通知后,“认房不用认贷”政策迅速在两个一线城市落地。“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对楼市影响几何?哪些购房者受益最大?是否会刺激房价上涨?
政策是场“及时雨”
“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对楼市影响几何?
2021年下半年以来,广深楼市相继步入下行轨道,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腰斩。乐有家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2023年1至7月深圳一手住宅月均网签量2700套左右,而8月网签量仍在下降。近期深圳新房的去化周期接近16个月,超过14个月的警戒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广州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1%,在四个一线城市中降幅居首。克而瑞的统计显示,进入8月,广州一手房周成交面积维持在10万平方米左右,创下近8周的新低。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现阶段市场已经出现超跌。由于地产销售低迷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市场情绪受到了一定影响,容易做出过度反应。当前政策已在发力,希望已出台的政策能推动市场恢复到健康合理的水平。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深圳、广州当前出台政策信号意义非常强。
显著降低置换购房者门槛
哪些购房者受益最大?
市场人士分析,“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最利好的群体是有置换需求的购房者。
“认房”或“认贷”是银行在发放住房按揭贷款时评判首套房、二套房的标准,其中“认房又认贷”最为严格,指的是即便第一套住房贷款已还清,但因有贷款记录,再置换时仍被认定为购买第二套住房,从而执行更高比例首付及房贷利率。
在此前“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下,广深普通住宅二套房首付比例为70%,而首套房首付比例为30%,二套房贷的利率也普遍高于首套房0.5至1个百分点,“认房不用认贷”的政策实施将让置换现有住房的购房者首付比例下降到30%,在同样的贷款总额情况下,利息支出也将下降。
广州市民黄小姐目前正在考虑置换自家在广州的唯一一套住房,她的房子目前市值约400万元,还有约100万元的贷款,卖掉这套房子并结清贷款后,最多可以拿出300万元的首付购买新房。在原来“认房又认贷”的情况下,她的首付比例为4成,可以购买总价约700万元的住房。“认房不用认贷”政策落地后,她的首付将下降到3成,可以撬动市价约1000万元的房产。“这样我们可以选择的范围就扩大了很多。”黄小姐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楼市过热时期的一些政策,已经不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认房不用认贷”政策的落地有助于改善性需求和跨市工作者入市,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
起到稳定预期的积极作用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认房不用认贷”政策降低购房门槛,会带动部分消费需求,但目前的形势下不会刺激房价再次进入上涨周期。
李宇嘉表示,广州、深圳外来人口集中,新市民规模大,且两市近期二手房价格回调明显。尽管“认房不用认贷”降低了购房门槛,但提高了月供。该政策在楼市上升期的效果会很明显,但在当下还要谨慎看待。
乐有家营销总裁孟凡振表示,“认房不用认贷”切中刚需及改善痛点,满足更多合理居住需求。当前,该优化政策可以进一步起到稳定预期的积极作用,但不会带来房价明显的反弹。
黄小姐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虽然“认房不用认贷”政策落地后,她可以买总价更高的房子,但如果贷款总额增加300万元,意味着月供至少要增加1.5万元,还贷压力剧增。
李宇嘉认为,“认房不用认贷”是一揽子政策之一,还需多措并举、供需同步发力,在降低利率、降低税费,鼓励开发商合理定价、降价促销的同时,在居民收入端、就业端更多着力,稳定居民的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认房不认贷”政策有助于促进有效需求联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政策显著降低了购房者的置换成本,进一步释放了改善性住房需求,“卖一买一”交易可能随之增加。由此,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一手房、二手房市场将形成更多联动。
作为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房”或“认贷”是银行判定首套房、二套房的标准。2016年四季度,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推动市场平稳运行,部分一线热点城市开始执行“认房又认贷”政策,只要居民曾贷款购房,即便后续卖掉房子、结清贷款、在当地名下无房,重新购房时银行仍按照二套房标准放贷。“认房不认贷”则反之。不论居民是否使用过贷款买房,只要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银行就按照首套房标准放贷。
“认房不认贷”政策显著降低了购房者的置换成本。举两个例子。第一,某地居民因孩子出生、老人随居等原因,打算把名下唯一、贷款购买的65平方米住房置换成90平方米住房。若“认房又认贷”,他换房贷款的首付比例普遍为60%,根据贝壳研究院7月监测数据,贷款利率平均为4.81%;若“认房不认贷”,他的首付比例普遍降至30%,贷款利率平均降至3.90%。第二,某居民曾在A城市贷款买房,后在B城市重新安家,若“认房不认贷”,该居民在B城市购房将享受首套房信贷政策。
置换成本降低后,改善性住房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卖一买一”交易可能回升。当前,由于新政策落地时间较短,市场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从历史数据看,“认房又认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上海、北京全年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34%、54%、49%,成交价格也出现了下跌或增速放缓。
若“卖一买一”交易回升,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一手房、二手房市场将形成更多联动。一方面,从刚性住房需求的角度看,卖房者增加,二手房市场的供给增加,刚需者将拥有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从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角度看,置换者卖房后,既可能购买一手房,也可能继续购买符合自身要求的二手房,一手房、二手房市场的需求均可能回升。
有效需求形成联动,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有所下滑,房企回款放缓,风险化解工作面临诸多难点。1—7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3%,截至7月末,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9.5%。接下来,各地要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城施策落实好“认房不认贷”政策,切实降低居民的购房成本,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与此同时,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进一步释放有效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郭子源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