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读懂电价大改革:要让高耗能企业多付费

2021年10月13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原标题:煤电价格涨跌影响几何

今年以来,全球能源行业出现新变化,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给正常的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呼声渐高。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简称《通知》),就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工作作出了部署。文件一经发布,即引发市场各方广泛关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相关改革举措既立足当前,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又着眼长远,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此举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上网电价改革聚焦四大举措

“此次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总体思路,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适应了当前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

据悉,2019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实施多年的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各地燃煤发电电量通过电力市场交易,由市场形成价格。

“‘基准价+上下浮动’市场化电价机制的实施,有力推动了电力市场化进程,2020年,有超过70%的燃煤发电电量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万劲松说,此次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改革,将重点聚焦四个方面——

一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2020年,超过70%的燃煤发电电量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改革后,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

二是扩大市场化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对高耗能行业由市场交易形成的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电力现货价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

三是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有序推动尚未进入市场的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对暂未从电力市场直接购买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鼓励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

四是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居民(含执行居民电价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事业用户)、农业用电由电网企业保障供应,保持现行销售电价水平不变。

“此次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发电行业平稳运行,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并着眼长远推动电力市场加快建设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万劲松说。

分类调节倒逼转型升级

“对于电力用户来说,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上下浮动,不等于电价上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总体看,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改革有助于促进能源转型,上网电价价格波动变大后,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市场发展新能源的意愿,比如一些企业自建分布式光伏电站等;从用电侧看,有助于提升节能增效意识,推动企业持续加大节能改造,不断提升能效水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针对此次改革明确提出“高耗能行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万劲松表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电价信号引导作用,加强分类调节,遏制高耗能行业不合理电力消费,改善电力供求状况,并着眼长远推动企业持续加大节能技改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据介绍,此次改革除明确高耗能行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外,还严禁各地组织开展电力专场交易,严禁电力企业和市场交易机构参与电力专场交易和结算电费。

“改革实施后,将引导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更多上浮,更充分地传导发电成本上升压力,倒逼这一类企业主动节能减排。”韩放说。

近期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煤电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为应对供需持续偏紧的情况,多地电力市场交易中的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价已出现上浮,对缓解当地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困难发挥积极作用。

专家表示,改革后将推动全部燃煤发电电量有序进入市场,同时设置更大幅度的上下浮动限制,高耗能行业市场电价上浮不限,这些举措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市场电价更好地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成本变化,助力燃煤发电行业结构调整、功能转型,推动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

对工商业用电成本影响有限

此次改革推动工商业电力用户全部进入市场,且扩大市场化交易电价的上下浮动范围,会不会给工商业用户特别是小微市场主体的运营成本带来影响?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坦言,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扩大上下浮动范围,在电力供需偏紧的情况下,市场交易电价可能出现上浮,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

“需要分用户类别来看,对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规定其不受上浮20%限制,这样上浮不限,就是要让用电多、能耗高的企业多付费。其他工商业用户,单位产品生产用电少,用电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总体较低,市场交易电价出现一定上浮,企业用电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总体有限。”彭绍宗说。

据悉,为了尽可能地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轻成本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充分考虑各类市场用户的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安排。

一是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对于10千伏及以上的用户,全部进入市场;其他工商业用户,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推动进入市场。

二是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阶段性政策予以优惠,以减轻用户用电负担。

三是继续落实好已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制造业投资等方面一系列惠企纾困措施,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压力。

彭绍宗同时强调,此次改革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的稳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没有直接影响。如果市场交易电价上浮,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企业特别是上游生产企业用电成本,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有一定推升作用,但改革措施有利于改善电力供求状况,更好保障企业用电需求,促进企业平稳生产、增加市场供给,从总体上有利于物价稳定。总体来看,此次改革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建立“能跌能涨”市场化电价机制

2021年10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 安蓓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日发布通知,部署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我国将在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的同时,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总体要求,此次改革,在“放开两头”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集中体现为两个“有序放开”。 

在发电侧,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在用电侧,有序放开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此次改革,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电力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尚未进入市场的工商业用户中,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用电量大、市场化条件好,全部进入市场;其他工商业用户也要尽快进入。届时,目录销售电价只保留居民、农业类别,基本实现“能放尽放”。 

通知明确,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此次改革将对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和物价水平产生哪些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说,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扩大上下浮动范围,在电力供需偏紧的情况下,市场交易电价可能出现上浮,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但分用户类别看,对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规定其不受上浮20%限制,就是要让用电多、能耗高的企业多付费。其他工商业用户,单位产品生产用电少,用电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总体较低,市场交易电价出现一定上浮,企业用电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总体有限。 

他说,考虑到不同用户的情况,围绕此次改革作了针对性安排:一是各地根据情况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并建立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机制,确保平稳实施;二是鼓励地方通过采取阶段性补贴等措施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优惠;三是继续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制造业投资等一系列惠企纾困措施。 

彭绍宗说,此次改革特别强调要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没有直接影响。如果市场交易电价上浮,会一定程度推高企业特别是上游生产企业用电成本,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有一定推升作用,但改革措施有利于改善电力供求状况,更好保障企业用电需求,促进企业平稳生产、增加市场供给,从总体上有利于物价稳定。总体看,此次改革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