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设立北交所 传递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强烈信号

2021年09月03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魏钊攀认为,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市场实际,要更好地发挥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应从厘清市场定位、完善基础制度两方面精准发力,并统筹做好制度联动和维护市场结构平衡等相关工作。

9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国家对新三板改革的高度重视,也传递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

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提供就业岗位和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老三板”蜕变为“新三板”,到区域性市场扩容为全国性市场,再到实行“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的分层管理,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始终立足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板块定位,经过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了高效的融资平台。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随着新三板改革的持续推进,我们感受到了设立精选层带来的递进效应,也体会到引入转板机制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同时还见证了完善差异化监管带来的良好市场生态。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俨然成为市场和监管层面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决定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既是对上述课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市场实际,要更好地发挥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应从厘清市场定位、完善基础制度两方面精准发力,并统筹做好制度联动和维护市场结构平衡等相关工作。

一要厘清市场定位。一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应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并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和融资特点制定交易规则,提升制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既有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并结合北交所市场定位,维护好“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实现各交易市场错位发展,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全面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完善基础制度。立足北交所的市场定位,要加快构建包括上市、交易、再融资和退市在内的市场基础制度,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良好的市场生态和健全的成长路径。同时,北交所作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阵地,还要遵循证券法的规定,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与既有新三板制度的平移和对接工作,并在科创板、创业板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实现交易所建设和资本市场改革的齐头并进。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扎实推进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唯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的有序推进,发挥北交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纽带作用,更好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魏钊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改革

2021年09月04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一国的经济活力,体现在既有参天大树,也有遍地小树小苗,万舸争流,千帆竞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对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来看,中小企业发展技术路线尚未定型,盈利模式尚未稳定,尤其需要资本的支持,资本市场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国际市场的成熟经验。而科技创新也离不开用市场的力量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另外,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占比仍然偏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的独特作用,加快创新资本形成,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共计4467家,总市值超86万亿元。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客观讲,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还不够广。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强适应性、包容性,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是一个亟需补齐的短板。

从社会发展层面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跨越1万美元关口,居民扩大权益类投资的需求快速增长,为资本市场发挥财富管理功能创造了重要条件。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这是党中央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痛点”“难点”,优化金融结构,扩大直接融资的最新改革举措;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必然要求。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上接沪深交易所,下连区域性股权市场,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效应。新三板设立精选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各项制度创新初步经受了市场考验,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交易。这些为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下了坚实的企业基础、市场基础和制度基础。

北京证券交易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聚焦专精特新,同时落实证券法要求,试点注册制,这也是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之前的一个重要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精选层升级为北京证券交易所,法律地位得到提升,必将带来服务中小企业能级的提升,也有利于破除部分机构投资新三板精选层的政策障碍,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北京证券交易所在服务定位、制度安排和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与沪深交易所市场有较大差异,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同时,北京证券交易所坚持向沪深交易所的转板机制,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我国资本市场大蓝图再添绚丽一笔。从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到区域性股权市场,再到新三板和交易所市场的一个全链条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将进一步畅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成长路径,共同唱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