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才能更好支持小微企业

2020年11月26日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娄飞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金融产品创新”为主题开展“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第四场系列新闻发布会。我国1.3亿户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在数量上占有较大比例。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市场主体任务繁重,支持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打通经济循环堵点,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小微企业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保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不仅是当前落实“六保”工作的一个着力点,也是“十四五”时期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在发展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需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就近年的情况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使用程度加深,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相对更好的保护。然而,与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金融产品是连接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的桥梁,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首先,丰富产品种类。小微企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个性化特点突出且种类多样。从银行业的角度看,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需要全面涵盖支付、结算、理财、投资、信贷等。在这其中,尤其需要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信贷金融产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面对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需要结合小微企业所处行业、经营模式、发展阶段等做好客户细分,针对性开展产品创新,设计金融服务方案,让金融服务更契合小微企业需求。

其次,重视金融科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被实践验证的服务小微企业的有效方式。金融机构可以依托科技手段搭建场景、构建生态圈,丰富小微企业客户的营销渠道,提供更多更优的线上支付计算产品,也可以充分利用信用数据积累创新发展线上信贷产品,完成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抵押、线上放款、线上还款等,让小微企业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

再次,开展机构合作。无论是从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是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对金融机构忠诚度的角度看,在开展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都需要开展机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在同一细分金融行业内开展机构间的合作,也可以开展跨细分金融行业的合作,甚至是与政府、园区、协会等非金融行业机构合作,以机构合作推动信息共享,客户营销共建,信用风险共担等,不断丰富服务小微企业的内涵,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最后,优化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会增加金融机构融资支持小微企业的风险。这要求在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支持小微企业的过程中,要对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激发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贷款。后续仍需在信用信息、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方面为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政策。


金融产品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0年11月20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姚 进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注重指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9日,央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焦“金融产品创新”,围绕政策工具创新、信贷产品创新、配套服务创新等主题介绍了相关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关于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总行已经批准我们可以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在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进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搭建国际投资者了解国内市场的平台,根据总行授权按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情况,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并大力支持商业银行代理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资产。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周逢民介绍了济南分行在便利小微企业首次贷款方面的尝试。周逢民说,从去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启动了“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对成长期、有潜力、有市场、未获贷的小微企业,逐户建立培植档案,“一企一策”提供金融服务方案,组织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首贷通”“商e贷”等首贷产品,支持小微企业站稳脚跟、良性发展。比如,在山东滨州设立首贷服务中心,通过设立“首贷咨询”窗口,实现首贷培植“服务靠前一步、问题及时清理、业务高效办理”,已累计帮助2814家民营和小微企业获得首贷。截至10月末,山东已培植各类小微企业12.24万家,其中获首贷企业11.31万家,获贷金额1344亿元。

  “江西作为革命老区,近几年在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方面承担了很多的改革任务。我们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说,金融部门主动策应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打造“金融+扶贫车间”“金融+旅游”等特色融资模式,创新油茶贷、脐橙贷、光伏贷、电商贷、乡村旅游贷等信贷产品。截至9月末,江西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164亿元,同比增长21.5%。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率先在全国推进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新的业务快速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田哲表示,工行始终坚持以金融科技助力产品创新,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一方面,着力于增加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供给。运用大数据,丰富线上信用类贷款——“经营快贷”产品体系,有效覆盖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截至9月末,“经营快贷”产品已为100余万户小微企业主动提供信用类授信超8500亿元,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较年初增长203%。另一方面,着力于拓宽线下非抵质押融资渠道。通过深化银政、银担、银保合作,以客户共管、风险共担的模式,拓宽融资覆盖面。例如:作为首批合作银行,工行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签订了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协议,并在全国率先落地第一单贷款业务。

“线上化、数字化是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疫情暴发加快了这一进程,我们也在很多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以‘零接触’方式创新服务客户。”中国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周伯婷说,民生银行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进一步简化业务办理手续、开通“自助转期”,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续贷。1月至10月,民生银行无还本续贷方式小微贷款投放2120亿元,其中一半都是由客户自助方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