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委、州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工作突出位置,研究出台《海西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海西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海西州新环保十三条措施》等,任命17名生态环保督察专员、10名生态环保参事,落实环保“四员”工作机制,初步搭建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在初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同时,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基础产业的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构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四大传统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发展格局;建成格尔木、德令哈两个国家新能源领跑者基地,国内首个单体最大光热储能电站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营,新能源总装机突破千万千瓦;枸杞、藜麦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万公顷、0.2万公顷,枸杞出口创汇居全省农产品首位。“天空之镜”“水上雅丹”等特色旅游品牌全面叫响;全面启动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累计安排各类地勘项目485项,落实经费17.5亿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资源保障。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交通沿线、城镇周边、工业园区、旅游风景区和人口密集区的绿化美化。2017年至2018年全州造林8.5万公顷,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9.3万公顷(含草原),森林覆盖率达到3.5%,湿地面积380万公顷,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城建设初见雏形。
上一篇:全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讲座开讲
下一篇:吴海昆一行来我州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