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闻网讯 在乡亲们眼里,他是一位乐于助人、带领全村致富的党员带头人;在务工人员眼里,他是一位知识丰富、技术精湛的项目经理;在枸杞种植户眼里,他是一位科学种植、善于经营的致富能人。他就是乌兰县柯柯镇中村党支部书记、乌兰县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雷有德。
他先后被授予全州青年致富带头人、全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海西州建州60周年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2014年度青海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时刻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他的愿望: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乌兰县柯柯镇中村是1992年省上在实施“3557”项目过程中,从互助土族自治县脑山地区搬迁来的调庄村,刚搬来时,乡亲们的生活很困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96年,他变卖所有家当,带领家乡十几名农民兄弟外出务工。他们先后承揽了公路、水渠、房屋等多项工程,但由于缺乏设备和经验,不但没赚钱,还搭上了自己的本钱,但他并不气馁,1998年初,他东拼西凑了20万元,带领本村一百多名村民,开着20多辆手扶拖拉机踏上前往修建315国道德令哈至花土沟段的征途。南来北往的外来务工队伍没有几个留下,但他带领的队伍靠着艰苦拼搏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毅力完成了3.6公里路基和23个涵洞的开挖修建任务,从测量路基到开挖涵洞,从更换齿轮到维修拖拉机,他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后来,他开始包揽工程,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乡亲们的支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小老板。饮水不忘挖井人。眼看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他心中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那就是让身边的乡亲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一人富了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2年7月,中村耕地集体流转后,富余了大量劳动力,如何进一步拓宽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让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帮助他们增收致富,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他向全村党员群众发起“党员带动、党群抱团、党建兴业”的总动员,并多次赴河南、山东等地企业考察。同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他整合中、西、新村扶贫项目资金,投资2260万元,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筹建乌兰县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吸纳中村、西村、新村、东村长期务工村民120人,临时工40多人,30余辆车,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2013年至2018年,公司带动辖区农民工增收2300余万元,为柯柯镇四村1031户分红220余万元,让群众真正走向了小康生活。
如今,村里的路面干净整洁,村头巷尾能看见闲暇的老人娱乐的情景。“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风尚美、创业美、产业美、生活美、心情美。”村民用“八个美”来形容他们生活的村里环境。
他的初心: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入党28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立足农村实际,勇立改革潮头,艰辛创业致富,倾情回报社会,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之路,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和社会的普遍好评。他也成为高原农牧区一面飘扬的旗帜,是基层共产党员的楷模。
2008年,他当选为中村党支部书记,从挑起中村这个重担时起,他就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树立起一名党员该有的形象,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上任后,他想要把村子搞好搞活,头等大事就是要先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调动领导班子成员创事业的积极性。他走遍村中的每一个角落,找“两委”班子成员谈心,走村串户了解村民们的各种情况,组织召开代表会和党员会,研究确定村子发展规划思路。“两委”班子成员看到这位新来的书记动真格了,相信他真的是为村里做实事,大家决心与他拧成一股绳,在村里做出一番大事业。
2010年7月,他积极组织村内种养殖大户等30名致富带头人,成立了“中村能人经济协会”,以“年底要兑现,当年要见效,三年要脱贫”的帮扶目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创业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形成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提供就业岗位、帮扶困难户的能人效应。
“‘能人协会’不仅要培养一大批能人,更重要的是要带动村民走上共同致富的路子。”雷有德说。“能人协会”与中村贫困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主动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村民昝有全是个残疾朋友,家里生活条件特别差,协会会员李胜奎为帮助他们一家人解决难题,主动邀请昝有全的儿子去自己的砖厂打工,还让他在砖厂免费学习装载机技术,后来又帮助昝有全的儿子在市场开了家小商店,现在昝有全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昝有全的儿子成了小有名气的小老板。
类似这样互帮互助的事例在中村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用雷有德的话说就是:“大家都在一个村里住着,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如果非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做?那我只能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2011年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建设中,他出资出力,以统规自建的模式,完成全村327户的建设,先后无偿为中村60户贫困村民新建房屋,彻底解决农民住房难的问题,得到了省、州、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荣获“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贡献奖”。
他的幸福:回报社会帮扶更多人
前些年,在雷有德的指引和带动下,柯柯镇中村及邻近乡村近100人跟着他外出打工挣钱,每人每年都能挣到三万至五万元左右。有好多人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跟着他外出务工几年后,不但脱了贫,还盖了新房、买了车和家电。
村里无论谁家有困难,总能看到他忙前跑后的身影,大家都说他是菩萨心肠的好人、不知疲惫的铁人。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个人出资帮扶村里的残疾朋友和贫困户。常年资助和照顾村里2名孤寡老人;每年固定为5名残疾家庭大学生捐资助学1000元;2016年为中村33户贫困户和全县的40户困难职工发放帮扶资金14.5万元;2017年缴纳中村、西村、东村、西沙沟村42户贫困户92人医疗保险1.63万元;2017年冬季慰问全镇农牧区贫困户63户,每户发放1000元;向乌兰县扶贫办捐款105万元,帮扶乌兰县中村和都兰河村精准扶贫户12户;每年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无偿给村里资金支持累计4.5万元。
米占福跟着雷有德打工创业,后来在乌兰县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砖厂任厂长,也是柯柯镇中村这几年发展的见证人。“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新房有了,固定工资有了。”米占福说,在公司上班的大部分是中村村民,还有周边其他村子里的村民,每个月工资可以拿到3000—4000元,这都得感谢雷书记带动我们发家致富。
面对众多荣誉,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在想,是党和政府培养指引和扶持我们走向了富裕之路,我们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一花开放不是春,只有群众富裕了,才是我们创业的最终目的”。
帮扶别人是他最大的快乐,回报社会是他最大的幸福。他在青藏高原的广阔土地上默默播撒着自己的汗水,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同时帮助着广大父老乡亲实现共同的富裕梦,用奉献社会和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