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西“两会”:海西州大力开放迎机遇
27日上午,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5年,海西州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据海西州经信委副主任陶国庆介绍,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大宗商品需求低迷、价格回落明显以及外部招商引资竞争加剧等不利局面,海西州委、州政府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据了解,2015年海西州吸引外来投资规模持续增大,全地区成功对接落实84个总投资479亿元的各类合作项目,全年累计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96.75 亿元,同比增长了7.31%。同时,调整引进项目三产占比,由原来的二产工业一家独大,到一产、三产份额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积极拓展招商方式、广泛参与招商活动、不断拓宽招商领域。参加“西洽会”、“工博会”,筹办参与“青洽会”等投资促进活动,与中关村、天津市滨海新 区等地区建立经济协作友好关系,在北上广等地区开展特色产品展示活动,赴京、津、冀、鲁、晋、陕等地开展招商宣传推介活动,同华电集团、中电投资集团、中 兴通讯等企业加强合作,多方位“开花”,为海西走向全国、走向外界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全新开局的“十三五”,海西州迎难而上,多维度扩大开放。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据了解,海西州将研究建设格尔木西部自贸区,做好与浙江省等对口支援省区和国家部委、央企的互联互通,突出智力和产业引进;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全面构 建州、管委会、市县行委融合一体的大招商机制,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联络服务站;同时,积极赴南亚、中亚、西亚招商引资,积极在京津冀、杭州湾等 地区进行招商,吸引企业来海西投资兴业。
海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优势。对外开放,海西州可发挥基础原材料产业和区位优 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往来,加快形成辐射西藏、新疆,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商贸物流集聚区,打造西部地区开 放新高地。对内开放,海西州可加大与内地省市地区的合作结对,承接和引进一批深加工、高端制造等产业和补链企业,加强与新疆、西藏、甘肃等周边地区的合作 交流,加强与商会、协会等的对接沟通,挖掘更多投资契机,引导更多商机机遇扎根海西。
同时,海西州将加大重点项目的引资力度,发展和 构架新型工业体系,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力争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新材料、特色生物、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引进和对接一批骨干项目,夯实产业基础。同时,引导 精深加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新项目,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不仅如此,面对“互联网+”的大形 势,海西州积极促进互联网与当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电商经济规模,加大力度引资建设钾肥、纯碱、枸杞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 快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消费、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态的引资力度,打造和构建柴达木“互联网+”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