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十二五”海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十二五”以来,海西州不断加大体育投入,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面向民族、科学、大众、趣味的健康体育,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将强身健体作为新的生活追求,使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州广大人民群众。

  一、着力夯实体育基础建设。落实各类资金35857万元,新建海西州“那达慕”民族运动场和州本级、格尔木、德令哈等5个地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及都兰、乌兰、天峻三地民族运动场,实施“雪炭工程”4个、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171套、体育器材进寺院工程28个,在全州配发全民健身路径282套。目前,全州100%以上的乡镇建有篮球场,60%以上的城市街道、4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100%的城市社区和64%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

  二、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海西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现州内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全州各地坚持常年开展广场舞、锅庄舞、老年秧歌、晨练等群众性健身活动,每年都举办长跑、球类、拔河等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比赛,积极开展以“那达慕”、“孟赫嘎啦”为代表的民族马术、摔跤、射击、射箭等民族体育活动,群众性体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全州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由2010年每年9万余人次上升至每年37万人次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40%。

  三、精心打造体育品牌赛事。着力突出海西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把重大赛事的举办列为重点工作,对赛事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省第五届民运会、第九届农牧民篮球赛等省级赛事活动,精心打造了全国玉珠峰登山大会、“激情穿越柴达木”徒步探险活动。在省第五届民运会、第九届农牧民篮球赛上,海西代表团取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玉珠峰登山滑雪线路、激情穿越柴达木徒步自驾车线路被评选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那达慕大会、激情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拉力赛被评选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四、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整合资源,从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做起,制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长期培训计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的状况作为一项实体性任务,提出量化指标,纳入群众体育工作评估与评优体系。目前,全州共建立全民健身活动站点27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个,成立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射箭、体育舞蹈等体育运动协会35个,会员3000余人,社会指导员由2010年前的无发展到目前的270名。其中,国家级2人、一级14人、二级64人、三级1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