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长假期间,我省各景区未见公车身影


 青海新闻网讯 国庆长假,是“节日病”高发易发时节,我省是否存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现象?连日来,本报记者在全省多个地区实地探访发现,景区、热门景点难见公车;农家乐、高档酒店鲜有公款吃喝;不少干部回归私人空间,或与亲友愉快相聚。

 连日来,记者前往青海湖、贵德等我省热门旅游地发现,停车场上密密麻麻的车辆基本上是私家车,一家人假期出行,惬意游玩。记者走访部分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地下停车场时发现,除值班备勤、应急抢险等特殊公务活动需使用的车辆外,非值班公车一律“放假”停驶,集中入库封存,公车私用、滥用等顶风违纪行为难觅踪影。在我省某厅级单位当司机的马师傅在家休息了4天,他对记者说:“车一次都没出,这个国庆假期过得很舒服。”

 10月5日下午,记者驱车前往高速公路探访,穿梭往来的车辆中,不见公车身影。海悦酒店门前的停车场已“满员”,在停放的数十辆车中,记者没见到贴有公车标志和挂公车牌的车辆。西宁市区多名停车收费员告诉记者,今年国庆长假的新气象之一就是公车私用现象难觅影踪。

 在国庆放假之前,我省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开展节日作风治理行动,公布举报投诉渠道,欢迎群众参与监督。在各种形式的明察暗访下,这个国庆公款吃喝悄然退场。

 记者与我省多家景区联系后发现,批条子、走特权通道等现象亦显著减少。坎布拉景区一名验票员告诉记者,不敢保证杜绝“不买门票”的特权游客,但各种有来头的“免门票”大量减少。

 在青海湖、塔尔寺景区等多个景区的停车场,记者走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公车停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