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桃李竞相开——记天峻县第二民族中学优秀教师陈玉花
青海新闻网讯 她是一朵花,把爱奉献给草原;她是一朵白云,把爱奉献给蓝天;她是一滴水,把爱奉献给沙漠。她是陈玉花,31岁,天峻县第二民族中学七年级班主任。自从选择教师这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以来,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和天真可爱的学生成了她一生的迷恋和牵挂。她,把满腔热血献给了孩子,把勤劳和智慧融入到三尺讲台,在这块肥沃的土地里播种出了一朵朵灿烂而美丽的花。
天峻县第二民族中学最早在天峻县生格乡,2002年搬迁到德令哈市,是一所全寄宿制中学,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天峻县的藏族学生。2006年,陈玉花成了学校唯一的英语老师,一呆就是9年。 9年来,她坚守教育一线,不辞辛苦,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在一个金秋送爽的下午,记者走进天峻县第二民族中学,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内,在七年级的教室里,她正在上一堂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班会课,她和孩子们讨论着、交流着。“尊其师,信其道,寻其步。”陈玉花用满腔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诠释着什么是奉献。“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要分给学生一碗水的话,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业余时间就需要不断的看书学习。”
作为教师,她深深懂得这一职业选择的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生活艰苦,学校工作条件不好,学生基础很差,语言上的不通导致沟通困难,这些都没有难倒她,认识陈老师的人都说,她是个乐观向上、积极肯干、有责任心的人。马玉珍是该校的一名语文老师,是陈玉花老师多年同事。她告诉记者,“中午我们一般2:50上课,她2点多就来了,及时让同学把当天学的课程复习,她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热爱学生的老师。”
由于学校是全寄宿制,陈玉花课外经常去孩子宿舍照顾他们,和他们聊天,沟通。孩子觉得她像朋友,也像妈妈。“陈老师带我们有4年了,生活或者是学习方面她都会尽力帮助我们。她经常给我们说一些道理,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她是一位非常棒的老师。”学生更桑措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玉花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多次被评为县、乡、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在9月7日全州教育系统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州优秀教师”。
天峻县第二民族中学副校长姜李萍介绍:“陈玉花老师自从分到我们学校以后,一直是一个爱岗敬业,对工作比较认真负责的老师。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是住校生,父母不在身边,陈玉花老师既当妈又当老师去关心孩子,对孩子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耐心,得到我们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下一篇:守着一方净土 勤耕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