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 精彩故事 小康路上:聆听苏尔吉的幸福之声
“你们在保鲜库里把蔬菜分类装好后再抬出来,这库门不能长时间的开着,蔬菜时而受冷时而受热容易变黄,新鲜度就跟不上了。”站在湟中县共和镇苏尔吉村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保鲜库门口的苏生成书记一边打理着电线设备一边嘱咐着搬菜的村民。
苏尔吉村是位于湟中县西部共和镇的一个美丽乡村。村里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于2007年成立了苏尔吉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属于苏尔吉村的团结致富路。
李祥春和媳妇两人在蔬菜合作社的引导下,在自家的13亩地里种植了菠菜、萝卜、西兰花等蔬菜,一年收入能达到4万多元,比起同村村民在外面打工挣得钱,不分上下。他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近些年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村里的农户从不敢种植蔬菜到依赖蔬菜种植,蔬菜产业从单一的大白菜走向优质菠菜、豆苗、荷兰豆等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多样化蔬菜品种结构,并申请了“苏尔吉牌”蔬菜商标,露天种植面积达到2250亩,村民的年收入由2000年的700多元增至如今的近8000元。
今天的苏尔吉村,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裕了,人人安居乐业。
“村子发展的这么好,依托的是党的好政策,还有村民们拧成一股绳的干劲。”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老汉罗生贵和其他几位老人攀谈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春风吹进苏尔吉村,全村人民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基础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2012年,在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的活动中,经过大家的努力,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速完善,村民的精神气儿更足了;2013年,村民们又积极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开展了河道治理、建设路边道牙石等工作,打造出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村庄。
2012年,在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开始前,苏生成号召村民召开了全村社员大会,目的是让大家伙儿积极参与,了解修哪条路能方便村民出行和种植,寻求“投入少效果好”的建设之路。村民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商议出每家出一至两名义务工,大家投工投劳共同建设的思路。
村民李德顺一家,几年前因事搬迁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曲什安镇大米滩村,离开时只留下了一座破败的庄廓院。前两年又回迁到苏尔吉村,村民们纷纷帮助他重新建造房子。村里的蔬菜合作社,还给他出资了4000元,作为填埋土方、夯实地基的经费。李德顺说:“我能住在这么好的房子,离不开大家的帮助,这种贴心,让我觉得很温暖!”
村支部书记苏生成说,在这个汉藏民族杂居村,苏尔吉能有今天的变化,是各民族团结一心的结果。各民族团结了,宗教问题就和顺了,社会关系也就和谐进步了。
如今,走在苏尔吉村的主干道上,路两边的墙上绘满了关于民族团结的墙画和文字;沿山路来到扎隆岭,喷灌系统喷出的水花滋润着田地里绿油油的蔬菜,仔细聆听,文明、团结、友爱、和谐的幸福之声仿佛弥漫在山间、流淌在村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