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2014年的最后一天,当多数人开始享受元旦假期时,世界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建设现场却是如火如荼,所有人都在为电站并网发电做最后的准备。在现场,一位沉毅的中年汉子头戴安全帽,沉着冷静地指挥调度现场的各项工作,直到电站成功并网时,才露出笑容舒了口气。他——就是这项工程的总指挥、青海黄河新能源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有国。
自1996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踏上岗位的第一天起,沈有国便全身心投入到电站建设管理中,每天深入建设现场搜集数据,了解进度和建设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计划、协调解决问题,为工程建设扫清障碍,这样的工作模式持续了数年。
黄河公司实施“以水电为龙头,光电、风电、火电齐头并进”战略。2010年,开始涉入光伏电站建设领域,沈有国挑起黄河水电工程建设分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部经理的重担,转战新能源建设第一线。面对这份重任,他既忧且喜。忧的是,光伏发电是新兴产业,在平均海拔偏高的我省境内更无建设先例,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建设经验全部源自水电站;喜的是,作为新兴产业,光伏发电自然有极宽广深邃的领域可供探索,我省大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资源充足,是建设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挑战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怀着这样既忧且喜的心情,2010年8月,沈有国来到了建设光伏的第一站——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桑日的10兆瓦光伏电站,这是国家能源局确定的电力援藏项目之一,沈有国带领团队成员克服高原地区缺氧、干旱、风沙大、紫外线强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奋战在西藏,不辞辛劳。2011年5月,该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比既定投产工期提前了一个月,填补了黄河公司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空白。
2011年6月,格尔木一期20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开工建设,当时是世界上一次性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为保证工程质量,沈有国时刻关注着施工进展。在电站并网发电前的冲刺阶段,他连续十几天坚守在场区,通宵达旦地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当年10月,格尔木一期200兆瓦光伏电站首批子阵成功并网发电,创下了当时世界上建设工期最短、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大型光伏电站建设新纪录,电站被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评为201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同时,沈有国也荣获2011年中国电投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作为新能源建设部的负责人,沈有国同时还兼管着黄河公司乌兰50兆瓦、河南20兆瓦、景泰10兆瓦、金塔9兆瓦光伏电站,以及青海茶卡风电场、甘肃金泰风电场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沈有国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工地之间的荒漠戈壁,常常是车在路上颠簸行驶,他才能闭眼小憩,舒缓疲乏劳累。
在工程紧张建设的同时,沈有国也不忘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他及时总结归纳撰写了大量水电站建设、机电工程安装等多部专业论文,多项攻关项目获得黄河公司科技进步奖。2014年,格尔木三期150兆瓦、龙羊峡水光互补二期53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先后开工,经数月鏖战后,于年底成功并网发电。沈有国转入新能源行业后持续学习进步,借助之前数个电站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在龙羊峡水光互补二期中通过优化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节省了工程投资近4000万元。
生命因奋斗而精彩,人生经风雨而沉淀。19年来,沈有国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建一座电站、树一座丰碑”的理念融入每一座电站的建设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年华,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