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乌兰县生态保护和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4-10-22部门:乌兰县

  近年来,乌兰县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实行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建设。
  一、生态建设情况。一是加快绿化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金子海景区、国道和光伏园区绿化项目建设,做到乡土树种、阔叶树种合理搭配,工程治沙与生物措施有机结合。目前,完成草方格治沙11000亩,方格内深栽造林11000亩,局部沙化得到明显治理,形成了绿化、美化于一体的新景观。光伏园区周边造林全部采取节水灌溉造林,尝试大面积针叶树种青海云杉造林,目前造林面积185亩。同时,营造315国道62.2公里2043.16亩绿色长廊。二是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大力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项目建设,目前重点公益林面积达345.8万亩,公益林共建设网围栏封护28.07万米,补植补栽2.87万亩,人工造林为0.78万亩,农田(防)林网抚育3.63万亩,幼林抚育1.53万亩,种苗基地建设0.028万亩,枸杞造林1.16万亩。同时,有效管理已建公益林地,建设管护房20个,并聘请管护员368名,层层签订管护合同,年投入管护费用772.92万元,切实加强对国家重点公益林地日常化管理管护。三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不断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着力从局部造林,大规模封育,逐步向整体治理的方向推进。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省州财政支农资金新农村建设项目,加快农村生态建设步伐。目前,全县森林面积已达215538.7公顷,森林覆盖率16.62%。“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共完成投资2456.62万元,完成造林31.38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6.98万亩,发放退耕地造林补助款6352万元。实施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乌兰县防风固沙工程共实施完成工程固沙7500亩,防风固沙林9000亩,封沙育林草120000亩。森林植被恢复费防风固沙工程共实施完成工程固沙2014亩,防风固沙林2014亩。四是大力推进农村绿化。积极开展“身边增绿”、“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实施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工程,目前累计投入资金376.72万元,完成绿化16个村庄,村道绿化78153米,绿化空闲公共绿地88.4亩,休闲广场绿化7处,庭院绿化3060户。五是加强生态科技推广。2010年在铜普镇实施柴达木地区沙地深栽旱作造林技术推广青杨插杆深栽造林1200亩,工程固沙150亩,在项目中使用GGR生根粉、截杆封蜡、草方格工程固沙技术、杨柳深栽技术。2012年在柯柯镇实施柴达木地区肉苁蓉人工接种技术推广900亩,组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4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水资源匮乏,林木生长期干旱少雨,不能按时足额灌水,个别地段苗木成活率、保存率不高。二是林木培育基地建设跟不上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造成区域种苗缺乏,大部分苗木需从海东调入,提高了造林成本。三是造林后苗木抚育资金严重短缺。四是苗木价格及劳动力价格上涨,乔木造林补助资金不能满足实际造林需求。
  三、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做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断扩大城乡绿化覆盖面,统筹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二是加强渠系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水利、建设等部门,大力整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改造城乡林地、农田渠系,切实改善灌溉面貌。三是加强防护林建设。采取封护、封育和荒山造林等有效措施,推进多树种、多林种林业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城镇防护林建设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尽最大努力遏制风沙威胁,为全县工、农、牧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四是加强各类林地管护。强化各类林地管护队伍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对各类林地、林木、草场的管护力度,切实保护好各类林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