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青为海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注入新活力
第二轮援青工作开展以来,国家有关部委、浙江省和部分央企紧紧围绕海西州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其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以项目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拓宽对口支援领域,为海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注入新活力。
国家部委方面:国家发改委继续支持海西产业振兴、商贸物流和服务业等领域项目建设,将蓄集峡水库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大型水库规划,着力推进哇沿水库前期工作,编制完成《哇沿水库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并于今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为海西学校、医院、文化部门及贫困农牧民、低保户捐赠价值160万元的节能灯8万只。国土资源部重点做好天峻县有关项目用地的申请工作,确保省州县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加大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管理力度,维护合理有序的矿业勘查开发环境。今年安排天峻县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3项,安排资金2000万元。国家科技部2013年安排援助资金320万元,重点扶持乌兰县5家企业,同时积极支持乌兰县相关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湿地保护及资源利用项目,努力建设乌兰“绿洲”项目示范园。今年着力推进乌兰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协调北京解放军304医院与乌兰县人民医院建立友好医疗帮扶关系,向乌兰县捐赠12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和10万元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工信部2013年援助格尔木市中小企业资金90万元、格尔木瑶池种植公司枸杞枝叶饲料加工项目60万元及中鑫和美公司废石料加工项目30万元。今年重点把格尔木市列为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发改委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并全面启动智慧格尔木市天网工程、智慧城管、智慧政务、云服务中心规划等工作。中国铁路总公司协调促成北京—拉萨段T27/28次进藏列车停站德令哈。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5227万元,用于可鲁克湖生态保护项目。
浙江方面:推动援建项目。近两年来,浙江省实施援青项目91个,安排援青资金3.21亿元,建成海西高级中学、德令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等一批惠民生、强基础的项目,解决了实际困难,方便了群众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加强干部培训。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和干部交流平台,实施智力援助项目79批(次),安排智力援助资金992万元,培训干部人才5734人(次)。利用远程医疗教育系统就地培训医护人员和教师71批(次)、1070人次。加强合作交流。近两年来,通过全体援青干部及派出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援授双方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在项目资金、人才培训、招商引资、旅游推介、扶贫帮困等方面取得成效。浙江省各对口帮扶地区向海西捐赠1367万元,用于海西各类民生事业建设,并签订《浙江团省委--海西团州委援建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等三份对口帮扶协议。
中央企业方面:华电集团2013年安排资金400万元建设都兰县香日德镇大风车双语幼儿园项目并于去年9月完工,安排300万元援建资金支持都兰县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建设,安排计划生育检测、检查设备援助60万元。今年安排资金480万元,援建都兰县第二中学400米标准化运动场项目,目前已完工;与驻青企业共同开展德令哈热电联产项目及诺木洪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目前风电项目已取得可研预审。中化集团安排960万元援建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综合教学楼项目,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式启动助学圆梦计划,发放助学圆梦金2.73万、捐助衣物256件(套)、书籍54册,94名学生受益。中石油2013年安排援建资金480万元,其中安排300万元铺设总长为7.4公里的天然气主支管线,安排180万元建设冷湖中学生物地理教学园;同时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捐赠助残助贫资金10万元。今年援建冷湖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安排资金48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中石化安排资金3000万元援建茫崖行委文体活动中心项目, 2013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2014年完成投资1100万元,目前工程已完成80%,预计年内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