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美媒:靠中小企业转化中产阶层中德所见略同

 美国“坦帕媒体集团”网站5月4日文章,原题:德国和中国所见略同 众所周知,独特的“Mittelstand”家族企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它为德国提供70%的就业,更是以制造复杂的高质量产品著称的德国经济支柱。尽管这个德语词汇的意思是“中产阶层”,但指的是工人数少于250人的“中小型”企业。
 
 德国人口约8000万,却有370万家中小型企业。中国有约14亿人口,长期推崇并进口德国产品,却缺乏类似企业。
 
 不过,德式中小企业已引起中国投资机构关注。据报道,一座人口不到1万的德国小镇成为中国巨头三一重工的海外混凝土机械总部。这座鲜为人知的小镇有一家三一重工愿意斥资20多亿元收购的制造商。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 2011年起,中国至少收购21家德国中小型企业,不仅“攫取将用于中国的先进技术”,还“网罗德国人才”。
 
 为将社会转化为中产阶层城市化社会,中国面临几乎不可能的挑战,将需要不计其数的制造业工作岗位。《经济学家》杂志认为,自开展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城镇人口增量已相当于美国和3个英国的人口总和。”这些人将通过与德国中小企业合作获得宝贵技能。同德国人一样,中国人也将目光锁定在收入体面的中产阶层工作上,而非只是提高最低工资。
 
 与美国不同,大量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人使中国面临社会动荡风险。外国投资应为中国人创造机会。
 
 中国政府不做仓促决定。鉴于德国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金融,中国智库将德国列为最安全的投资目的国。难怪今年有200名中国商界领袖陪同领导人访问德国。(作者约翰·雷尼尔斯,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