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绿色”宝贝助力海西发展
------德令哈市众诚工贸有限公司
近几年,国家、省州市各级政府已经将节能减排新型材料的综合利用以及发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落实和推行提上议事日程,并先后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其中包括积极推行节能减排项目扶持、积极鼓励当地建筑施工工地优先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在形势需求及政策引导下,新型墙体材料需求量进一步增加,这对以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德令哈市众诚工贸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份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区成立,注册资本540万元,厂区总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目前公司在职职工有125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内设综合管理部、财务部、销售部、后勤保障部等四个部门。公司主要是以生产销售煤矸石;页岩片烧结转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及建筑材料的批发与零售;工业尾渣、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开发;农产品的种植、开发与销售;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的批发与零售为主的多元化新型节能建材生产企业。
年产1亿块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制砖项目生产线,项目于2011年8月份投产;
利用年产1亿块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制砖项目余热、余压建设年产1亿块粉煤灰砌块联产30万立方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生产线,项目于2013年6月投产试车;
年产6000万块多孔砌块及填塞发泡聚苯乙烯空心砖生产线项目,项目于2012年8月投产;
年产1000万块(30万立方米)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空心砖生产线项目,项目于2012年6月投产;
年处理粉煤灰50万吨生产线能力,综合回收精碳5万吨、制备活性炭1万吨、商品尾灰15万吨、20万立方米粉煤灰陶粒及1亿块粉煤灰加气块砖联产30万立方米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生产线项目,项目计划于2015年3月投产试车。
众诚工贸公司从建厂起,就重视专业设备选型、原料的采购和筛选过程、产品质量的把控、技术型人才力量的引进等。为选购到性能优良、配置高端、工艺先进的设备,总经理李永志亲自带着公司高层技术骨干到内地各同类企业进行考察、参观、比较和选择。每一台机器设备在选型、考察、比较、采购、安装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进行严格筛选和把控。
合适的原材料,是制造出优质产品的先决条件,公司在原料的采购、试验、比较和筛选方面,也有专人负责,每步程序环环相扣,严谨细致,加之国家建材行业重点推荐的循环经济高掺量粉煤灰生产技术的引进,这为制造出合格优质的节能墙体材料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人才力量是企业的血液,为此,公司不惜高薪聘请内地高级生产工艺师到现场指导生产,后期陆续从内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设备的维修维护、原料的筛选试验、产品的加工制造。
可以说,生产出来的每一块砖都是由工业“垃圾”制成的,因此被称为“绿色”砖,公司靠它们每年可以吃掉20万吨的工业废渣。项目投产至今,已为当地解决剩余劳动力125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农村人员就业困难的问题。作为政策支持下的环保节能企业,众诚工贸始终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发展规模化生产以实现最大盈利。
未来三年,在顺应国家及省州市各级政府相关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政策、缓解本地区节能环保墙体材料供不应求的现状的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借鉴和引进内地一些同类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做法,采购更为先进的设备,聘请内地高级专业工艺师,继续对工业园区内青海碱业、昆仑碱业、海西化建等各大企业排放的废渣、粉煤灰、石灰石尾渣等工业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变废为宝,制成具有高节能、保温、抗渗、防火、质轻、高强度的“绿色”砖块。继续保持每年可回收循环利用德令哈工业园区内产生的锅炉煤渣、石灰石尾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20多万吨的标准,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降低德令哈地区环境、气候、水源污染,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